Hbase基本shell运用
学生成绩表
1 | name grad course |
1.建立一个表格scores具有两个列族grad和course
1 | hbase(main):007:0> create 'score','grade','course' |

2.查看当前Hbase中具有哪些表
1 | hbase(main):015:0> list |
3.查看表的构造
1 | hbase(main):008:0> describe 'score' |
4.加入一行数据,行名称为matrix,列族grade的列名为””,值为5
1 | hbase(main):009:0> put 'score','zkb','grade:','5' |

1 | Hbase不能存储中文? |
5.给matrix这一行的数据的列族course添加一列<math,97>
1 | hbase(main):017:0> put 'score','matrix','course:english','137' |

6.查看scores表中matrix的相关数据
1 | hbase(main):025:0> get 'score','matrix' |

7.查看scores表中所有数据
1 | hbase(main):028:0> scan 'score',{COLUMNS =>'course:english',LIMIT =>10, VERSION => 1} |

8.查看scores表中所有数据courses列族的所有数据
1 | hbase(main):030:0> scan 'score',{COLUMNS => 'course'} |

9.删除scores表
1 | hbase(main):031:0> disable 'scores' |

10.hbase DDL和DML

DDL操作
1 | 1.创建一个表 |

1 | 2.获得表的描述 |

1 | 6.判断表是否enable |

1 | 7.判断表是否disable |

DML操作
1 | 1.插入几条记录 |

1 | 3.获取一个id,一个列族的所有数据 |

1 | 4.获取一个id,一个列族中一个列的所有数据 |

1 | 5.更新一条记录 |

1 | 6.通过timestamp来获取两个版本的数据 |

1 | 8.删除id为temp的值的'info:age'字段 |

1 | 9.删除整行 |

1 | 10.查询表中有多少行 |

1 | 11.给'matrix'这个id增加'info:age'字段,并使用counter实现递增 |

1 | 12.获取当前count的值 |

1 | 13.将整张表清空 |

1 | 可以看出,hbase是先将表disable掉,然后drop掉后重建表来实现truncate的功能的 |
本文作者 : Matrix
原文链接 : https://matrixsparse.github.io/2016/02/12/Hbase基本shell运用/
版权声明 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知识 & 情怀 | 二者兼得